国家虽然有义务降低离婚率,但这种事国家也不能强行阻止,婚姻不易,还要夫妻双方且行且珍惜。
国家是没有义务管你离婚率的,现在婚姻是由结婚,离婚都是双方自己决定的。
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,而婚姻则是维持和推动家庭和社会发展力和基石。现代文明发展在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,也降低了夫妻间彼此的忠诚度。离婚率的上升导致了家庭的不稳定,从而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稳定,由此可见离婚已经不再是个人的问题。当一个人已经把一只脚迈在婚姻之外时,彼此间曾经的相濡以沫,有过甜蜜的恩爱夫妻,却为何走向曲终人散,分道扬镳。有婚姻专家曾认为,在男人40岁、女人37岁这个年龄段中,夫妻貌合神离的现象很普遍。对155对离婚夫妻的年龄分析发现男性离婚群体年龄的高发年龄阶段为31~50岁,占了总离婚男性的63%;女性离婚群体年龄的高发阶段也为31~40岁,占了总离婚女性的38%,其次为30及30岁以下,占总女性人数的25%。婚姻也同步着时代的“快餐文化”,在恋爱中还没有深入地消化对方,就急匆匆步入婚姻的殿堂。而在这凸显个性的年代,传统婚姻的忍让观也挣脱了包容彼此的桎梏,另外,在物质的膨胀下,婚姻的结合也不免带有金钱的诱惑,以传统伦理道德观念、情感等维系婚姻的主线也渐渐地被物欲、第三者冲淡,有些夫妻间也自然会背道而驰,越走越远。从155对离婚的夫妻来看,离婚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。首先,性格冲突、感情不和是导致夫妻离婚的第一大原因。有70位离婚者认为导致离婚的原因是双方的性格冲突和感情不和。婚姻的基础是情感,但由于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工作压力大,有些夫妻疲于奔波于工作,家庭经济越来越好,而夫妻间的心却越走越远,彼此间缺乏有效沟通,情感也越来越少,夫妻也如同陌生人;另外,有的夫妻中,丈夫或妻子不断上进,而另一方却在婚姻后自甘堕落,无所事事,这样必然导致夫妻间步调不一致,共同语言减少,生活观和价值观也将背道而驰,婚姻也难免走向破裂;另外,部分年轻人因为一时激情,用生理冲动替换持久的感情,闪婚的比例越来越高,由于婚前缺乏深入了解,感情也没有较深的基础,在婚后的柴米油盐的生活中,彼此都暴露了本身的性格,最终又因激情的消退、“感觉”的淡化以及对缺乏感情基础和共同情趣的婚姻失去热情,离婚也必然成了彼此间最后的选择。其次,婚外情是导致离婚的第二大原因,有30%的离婚者认为离婚的原因是对方或者自己有第三者。外遇是人类婚姻的伴生物,而且,“外遇”现象包含了十分复杂的社会、家庭、个人的心理内容。在中国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主导下,导致的男人外遇比例较高;另外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个体的生活、婚姻和价值观的转变,婚外情被人认为是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,是解放自我的另类生活方式。所以,最终,婚外情在看似美丽下却刺伤着与之相联系的多个家庭的心身。最后,39位离婚者认为离婚的其他原因,包括一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、暴力,婆媳关系、两地分居和无性婚姻等。在对离婚原因进行分析时,虽然来离婚者把离婚的原因归为了上面某一些类型,但这些原因又是相互影响的,在真实情感破裂和性格不合的背后存在着更多的社会环境因素。婚姻是一段细水长流的生活,夫妻间需要相互了解,相互体谅,出现矛盾与问题要及时调整。如果等走到离婚前才进行最后的补救,未免太晚。所以,要降低当前的离婚率,除了进行离婚调解以外,还需要从社会层面上采取一定的措施。(1)增加离婚的成本。有专家指出,按新的《婚姻法》规定,符合条件的当天即可办理离婚手续,办理离婚手续不再需要相关夫妻的单位开具证明,夫妻离婚的成本太低。当前很多年轻人因为个性突出,在婚姻遇到一点问题就冲动提出离婚,对于此类离婚人员,在适当的增加离婚成本,可以对其离婚的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(2)从开始离婚到办完手续,增加一个时间缓冲期。为了挽救某些冲动离婚的行为,实际上可以行政设立一个离婚缓冲期,在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之前,行政上要求双方当事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,让两个人冷静下来,也可以向婚姻咨询师进行婚姻咨询和诊断,如果确实没有挽救余地,两人再办理离婚手续。(3)建立完善的婚姻心理调解机制。建立完善的婚姻心理调解机制就是通过专业的婚恋专家,应用科学的婚恋知识,对前来准备离婚的人员进行心理上的疏导,消除彼此间的误会,减少冲动性离婚,传达科学婚恋知识,重新挽救婚姻情感,提高婚姻满意度,降低离婚率。(4)开设婚姻经营教育,促进夫妻间沟通成长。在婚前,通过婚前教育,对将要结婚夫妻进行生理教育,人际沟通教育、法律教育等,增强他们的待人处事方法和责任与义务,帮助他们在婚前做好充分准备;在婚后,社会和政府要加强开设婚姻教育的课程,让夫妻间有机会学习,并共同成长。
国家没有义务降低离婚率,结婚离婚是自己的事情,只有你自己去认真的维护婚姻,爱护对方,包容对方,这样才有可能降低离婚率,自己的婚姻不要指望别人干涉,也不让指望别人帮你挽回
是的,降低离婚率才会使国家安定,社会安定,人们安居乐业,国家繁荣昌盛,国家有责任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,这是国家发展的根本,也是目标。
我认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46433为并不能降低离婚率。
在离婚冷静期这个名词出现的时候,就有很多人表示了不理解和反对。我认为大多数的离婚都是在理性思考之后才选择了离婚,多半是因为感情破裂或者家暴、出轨等不可被原谅的原因。先说家暴这种原因,我认为离婚冷静期是不可取的。如果出现家暴,离婚冷静期只会加剧两个人的仇恨,甚至出现极端伤人事件。回想此前出现的女子申请离婚申请了半年,最终被家暴致死这种可怕的新闻,面对这样的婚姻,多一天就是多受一天的罪,就是多一天的风险。
如果是因为感情破裂,离婚冷静期也显得没有意义。两个人已经不复从前的恩爱,在一起只会相看两厌。已经破裂的感情无法被修补,多一个月的时间只会让两个人越来越心烦,并不会降低离婚率。婚姻是在有感情的情况下的结合为一家人,强制地绑在一起不如各自安好,或许还能做朋友,共同抚养孩子。
如果两个人的婚姻已经走向了终点,就代表着这是考虑之后的结果,几乎没有人会冲动离婚。既然两个人在一起已经成为了一种折磨,为什么还要增加这一个月的折磨,称其为冷静期呢?很多网友表示所谓的离婚冷静期就是为男人转移财产提供时间,为出轨方抹去出轨的证据提供延缓。就算在这样的冷静下,两个人迫于无奈或者经济条件的原因决定不离婚了,这样的婚姻又会幸福吗?又能持续多久呢?
因此我认为离婚冷静期并不会降低离婚率,反而会造成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发生。如果真的觉得离婚后悔,大可以复婚,没必要用这个冷静期进行婚姻绑架,真正有感情的两个人也不会走到离婚那一步。
冷静期和没有冷静期相率肯定会降低一些。我国婚率越高,冷静以有效地避免掉一部分冲动离婚的人,因为一时情绪,冲动之下做决定。事实上,等情绪过去之后,回过头来想,很多争吵或者矛盾的原因,也不是什么大事。
可以降低离婚率。因为很多人离婚都是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婚的,如果在他们冷静期进行干预的话,完全有可能降低离婚率。
从一些数据来看,这个措施的发布,离婚率表面上肯定是更低的,因为在离婚冷静期的期间就不会算离婚率了,而过了这个冷静期,其实该离婚的还是会离婚,短暂的来看,是会降低离婚率,但是长远的看,不会降低离婚率的
如果我国真的要实行离婚冷静期干预措施的探索,我觉得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离婚率。因为现代很多的离婚夫妻都是因为一时的情绪或者是碍于面子,如果有一段冷静期,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些夫妻的离婚率。
这个嘛,先,双方的结婚是在有很深的感情下的。二呢,要互相尊方,其中方,要让着另一方,感情才能维持。三嘛,双方的经济基础差不多。实力差不多,就不会嫌弃对方。很多夫妻都是能共苦,不能同甘。四。最后呢,双方要互相信任,信任是爱情的很重要的东西。如果没了信任,整天怀疑,那就完了。